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四川粮食储备流通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效能提升
作者:
毛雨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11308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6.193-206
张克俊
庞淼
甘庭宇
摘要:
本文在分析四川粮食储备流通体系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四川粮食储备流通效能的对策建议。当前四川粮食储备流通体系在设施建设、技术应用、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为农产品保供稳价以及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面临粮食储备结构与消费结构错配、粮食精深加工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促进四川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粮食储备流通体系要积极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相适应,推动储备结构优化,进一步培育粮食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储备加工装备的科技水平,明确粮食储备的权责主体和范围,强化问责惩戒机制。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农产品加工
粮食流通
粮食储备
作者简介:
毛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农村土地流转。
相关报告
粮食储备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增城区农村居民生活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我国消费结构(1978~2007)
扩大内需战略研究综述
制造业投资增长缘何不稳——对深圳、武汉、沈阳、成都、苏州、青岛、金华的调研
扩大内需的国际典型做法及对我启示
我国中长期以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的总体趋势、空间及制约因素
我国中长期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的重点方向
我国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趋势、空间及制约因素
我国中长期消费的总体趋势、空间及制约因素
文章目录
四川省粮食储备流通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应用低温绿色储粮技术,推动储粮信息化管理
(二)健全粮油应急保障体系,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
(三)完善地方政府粮食储备制度,强化流通体系监管力度
四川粮食储备流动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储备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
(二)粮食精深加工发展缓慢
(三)政府粮食储备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提升四川粮食储备流通效能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储备结构和区域布局
(二)完善粮食储备监管机制
(三)强化粮油加工科技支撑
(四)推进流通环节绿色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