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2年06月
出版
国家公园的集体林不仅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当地村民生计保障和经济发展赖以依存的重要基础。在集体林地及其附属的自然资源纳入国家公园统一管理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经营是国家公园集体林管理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报告在总结回顾集体林管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家公园集体林管理的相关政策,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雅安片区为例,分析其应对政策缺乏问题、林权问题、经营问题、野生动物肇事问题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呼吁政策出台、厘清权属、开展经营试点和加快资金落实等相应对策。
-
2023年06月
出版
本文主要梳理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成效以及面临的难点。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发挥四川省优势产区先天条件、增加粮食储备、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高标准农田保有量不断增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规划方案实现动态优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不断优化,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地方资金投入压力较大、增量建设选址困难和存量提质不足、建设技术与资金投入难度加大等。为此,应扩大多元主体投入、提高标准以提升建设质量、优化建成后高效利用机制、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地位。
-
2023年06月
出版
本文以地处盆周山区的平武县为例,总结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现状和经验。平武县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全面启动以来,采取了落实建设资金、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奖惩机制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当前平武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仍面临山区高标准农田选址困难、建设实施难度大、村民认识和支持不足、投入明显偏低和建后管护疲软乏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县级部门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方发力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农田建设责任体系,建立农民利益联结保障机制等。
-
2018年05月
出版
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是在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基础上农业经营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既涉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也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密切相关。四川的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紧紧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操作性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不断推进中予以解决。
-
2019年05月
出版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乡村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强化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等措施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各地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将会为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重要的制度基础。
-
2020年10月
出版
本文从四川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的主要模式、已取得的成效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四川省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升四川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2020年10月
出版
本文以地处四川浅丘区的德阳市罗江区为例,分析了其在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现实需求,探索出的基于农村用户分类以及区域差异的“厕污共治”罗江模式。
-
2020年10月
出版
本文通过介绍阿坝州藏族村寨——丘地村在“美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丘地村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验,能为其他相似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
2021年08月
出版
川西北高原藏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当地居民贫困问题,还面临多维贫困统筹、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与矛盾,以及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等诸多问题。因此,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仅有助于脱贫攻坚,更有利于脱贫后的社区持续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报告以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高半山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王家寨村为例,分析了该村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通过发展社区基金,将社区参与的理念和做法融入扶贫和生态产业的发展中,不仅破解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扶贫靠政府”难题,也为稳定脱贫后的社区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