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怀柔区在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中做出引领示范的路径研究

作者:
张英洪 刘雯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28 MB
报告字数:
16330字
所属图书:
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0年末,怀柔区常住人口4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1万人、乡村人口12.1万人);全区辖14个乡镇、2个街道、35个社区、284个村;地区生产总值396.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40.1∶58.8;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4177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7∶1。在全市生态涵养区中,怀柔区不仅具有最优的生态环境、最多元的地域文化、最高的地区生产总值,而且日益成为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在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基础。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英洪: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农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法学博士。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综合处处长,兼任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农村经济》执行主编,长期致力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著有农民权利研究系列作品《给农民以宪法关怀》《农民权利论》《农民、公民权与国家》《认真对待农民权利》,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研究系列作品《新市民——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新型城市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北京市法治城市化研究》,农民财产权利研究系列作品《北京市城市化中农民财产权利研究》《赋权富民》《善治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刘雯:

文章目录
怀柔区在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中做出引领示范的优势与基础
  • (一)生态涵养成效显著
  • (二)科学城已成新统领
  • (三)国际会都成金名片
  • (四)中国影都影响凸显
  • (五)乡村振兴亮点纷呈
怀柔区引领示范具有首都特点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
  • (二)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有待理顺
  • (三)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比较薄弱
  • (四)村庄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
怀柔区推进具有首都特点乡村振兴引领示范的路径思考
  • (一)以科学城建设为统领,推动形成科学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新格局
  • (二)以国际会都建设为依托,促进乡村主动承接国家政务活动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功能
  • (三)以中国影都建设为引擎,推动京郊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影视文化交相辉映
  • (四)以生态涵养保护为核心,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体系
  • (五)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怀柔区在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中做出引领示范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体现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怀柔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建设,在京郊乡村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 (二)在构建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中充分体现怀柔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在京郊重大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 (三)坚持生态立区根本方向,捧住生态涵养“金饭碗”,走好绿色创新发展之路,在京郊生态涵养区的生态保护与乡村绿色发展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