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丘陵地区整治撂荒地的内江实践及经验启示

作者:
张克俊 汪子超 唐仕姗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19 MB
报告字数:
13977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总结了内江市市中区治理撂荒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启示。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在耕地撂荒治理中坚持党政统揽、分类施策,并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的作用,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合作参与撂荒地整治,不仅有效遏制了耕地撂荒、提高了耕地利用率,还依托特色种养产业让撂荒地重焕生机,促进了村级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内江市市中区的成功经验为有效盘活其他丘陵地区的撂荒地提供了因地制宜、构建市场化复耕补贴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经验。
关键词:

粮食安全土地整治耕地撂荒复耕复种

作者简介:

张克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农村经济》杂志常务副主编,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乡村振兴智库专家。主要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战略研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等多本学术专著,调研和政策咨询报告30余篇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荣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汪子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唐仕姗:内江市市中区农技总站农艺师。

文章目录
丘陵地区土地撂荒形成的背景
  • (一)农业比较效益不高
  • (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 (三)丘陵地区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
  • (四)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
  • (五)耕地占补制度的局限性
内江市市中区耕地撂荒治理探索及成效
  • (一)坚持党政统揽,层层责任落实
  • (二)分类施策,科学整治
  • (三)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的作用
  • (四)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合作参与撂荒地整治
  • (五)统筹考虑将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 (六)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复耕复种模式
  • (七)建立撂荒地整治的有效激励机制
经验启示
  • (一)撂荒地复耕复种要因地制宜,统筹粮经作物发展
  • (二)构建市场化撂荒地复耕补贴机制
  • (三)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撂荒地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