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国民冷漠、怠责与怯懦的法律治疗——欧美刑法强化精神文明的做法与启示
作者:
范忠信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38 MB
报告字数:
18025字
所属图书: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1.371-391
李步云
刘海年
李林
刘瀚
摘要:
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欧美刑法如何运用第四条途径培养国民的优良品质。以下的探讨将使我们吃惊地发现:在通常被认为更重视划分法律与道德界限、更注重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即更体现“权利本位”而不是“义务本位”)的欧美国家,其将道德要求纳入法律成为个人强制性义务的程度,远甚于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今日中国法和其他亚洲国家法律。
关键词:
美国
欧洲
精神文明
刑法
作者简介:
范忠信:
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相关报告
爱尔兰史
如何认识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
透视法国新反资本主义党
欧盟与全球社会治理
数字时代的文明对话:亚洲和欧洲的前景和机遇
《极右翼阴影下的欧洲左翼政党》导论
2021~2022年欧洲形势分析与展望
欧洲左翼政党相关概念梳理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衰落
欧洲和北美的文化与公共政策
文章目录
·
引论:培养国民优良品质的四途径
关于见危难、冤狱不予救助或不予报告
(一)不救助危难
(二)不应公务员请求协助救难
(三)不报告危难
(四)不为他人申冤
(五)观察与分析
关于遗弃自己原无法定义务养护之人
(一)有关规定
(二)观察与分析
关于逃避与犯罪作斗争之责任
(一)知犯罪不告举
(二)见犯罪不制止
(三)拒绝协助拘捕罪犯之公务
(四)公诉罪私和、私匿
(五)观察与分析
关于其他“道德犯罪”
(一)妨碍或阻止他人救助他人或自己的危难
(二)剥削无助之人及暴利罪
(三)不负责任地售酒给他人
·
结语:刑法与精神文明关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