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1967~1973)

作者:
陈明明 ChenMingming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大小:
1.53 MB
报告字数:
33656字
所属图书: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第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群众组织的代表、原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和驻地军队的代表。“革命委员会”的筹建以及是否得到中央的承认和支持,从而成为一个享有权威进行地方治理的国家机构,理论上取决于它能否落实“三结合”的方针,能否维持这三种力量在权力结构中的平衡。“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表明,这三种力量的平衡是相当脆弱的,“造反派”的代表从来没有真正在这种“三结合”体制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在经过“军管政府”主导的阶段后,权力回到了“文革”原来力图排斥和整肃的前党政官员手中。“革命委员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为“文革”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

关键词:

老干部三结合革命委员会造反派军管

作者简介:

陈明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ChenMingming:

文章目录
·引言
·“革命的三结合是夺权斗争胜利的政治、组织保证”
·“掌权靠这些人不行”
·“站在正确路线一边的老干部”
·“军管会要把权力放在自己手里”
·回到“旧制度”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