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化“零”为“整”:让山区零碎化土地“再焕生机”——基于清远市土地整合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
丁亮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大小:
1.19 MB
报告字数:
4660字
所属图书:
清远改革:以治理有效引领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248-253
任路
李博阳
方帅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农村,土地普遍存在“山多地少、零星分散、抛荒严重”等问题,导致土地活力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受阻。为此,地处粤北山区的清远市立足实际,通过土地整合唤醒山区“沉睡”土地的活力。具体而言,即以土地问题为导向,找准症结;以土地整合为路径,对症下药;以农业生产为根本,规模经营;以乡村振兴为目标,让山区土地“再焕生机”。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乡村振兴
土地整合
作者简介:
丁亮:
相关报告
点土成金:探索山区适度规模经营新路径——基于清远市叶屋村土地整合的调查与思考
土地整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乡村振兴战略:迈向现代化的伟大创举
融合发展:城乡关系走向平衡的新实践
集体建设用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2年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形势与经验总结
陈岙村:富在青山绿水间
荻港村:梦里水乡是归处
七一村:何德兴带领村庄走上蝶变路
文章目录
土地整合何以开始
(一)问题倒逼,农村发展遇阻
(二)需求牵引,多元主体呼唤
(三)条件兼具,自主探索初现
土地整合的典型模式
(一)叶屋村:“集体统筹,重新分配”模式
(二)红崩岗村:“集体统筹,有偿承包”模式
(三)中华里村:“集体统筹,统一经营”模式
土地整合价值何在
(一)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生产效率得以提升
(二)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农户收入得以增长
(三)激发了农民自治意识,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土地整合的发展方向
(一)农村土地整合应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
(二)农村土地整合需要政府适度引导
(三)农村土地整合应确保农民权益
(四)农村土地整合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