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剪辫,也是改变风俗,荡涤旧染的一个重大行动。蓄留辫发之事,本非汉人习俗,而是满人入关以后,用恐怖手段强迫汉人这样做的。当时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对不肯留辫的汉人实行大屠杀,迫使汉人就范。虽然时间流逝二百多年,但一提起这段往事,汉人皆有一种屈辱感。随着近代民智开通,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衰落,人民揭竿而起,进行革命。其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消除疑虑,执剪除辫。早在容闳组织学童赴美留学之时,便有香山学童剪长辫,着西服。他们此举可谓开了风气之先。但直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香山县令仍对剪辫运动采取压制打击态度。如1908年年底,有5名剪辫人被县令判处各打100大板。又有张溪人黎生在澳门剪去长辫,回到石岐后在南门内请理发匠廖阿角为其接假辫,被巡勇捉去,县官也以“不守国制”罪名,将2人枷号半月。1910年10月间,郑自强、郑佩刚等倡建“剪辫同志会”,散发传单,宣布将在崇义祠开会演讲,本年刚上任的知县包允荣却“诚恐人心浮动,别滋事端,出示严禁”。尽管如此,在同盟会员的推动下,香山人民无视当局的威胁和打压,全县各乡镇纷纷成立“剪辫会”,形成一股剪辫新风。其中尤以恒美乡剪辫表现最为突出。据《香山旬报》报道:“近日剪辫之风盛行,而以良都恒美乡人为最多;剪发会未发现以前,该乡计剪去辫发者有二百余人,月来自由剪去者,又有百余人。现乡间剪发者触目皆是。有一十余龄学童,见人剪辫,即浼人代他剪去。归家为母所见,竟将该童鞭挞。其伯某晓以剪辫利益,其母怒乃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