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和合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建构

作者:
王恒亮
出版日期:
2020年5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797.56 KB
报告字数:
19032字
所属图书:
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是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动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总体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要求的具有特定的思想政治品德和道德觉悟的人。具体地讲,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特定的时期内和特定的条件下,通过严密地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道德觉悟,进而推动改造客观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的选择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关系的确定,而且协调着不同的教育因素,如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不同的教育者之间,家庭的、社会的、自我教育的力量,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满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展情况,对教育对象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关键词:

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合文化目标建构

作者简介:

王恒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先后荣获“南京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校优秀教师等称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改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出版专著《中华和合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现代转化研究》一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文章目录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践困惑
  • 1.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的摇摆
  • 2.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失衡
  • 3.超越性和庸俗性的二难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应然之思
  • 1.追求工具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 2.坚持超越性和现实性的动态平衡
  • 3.保持社会性和个体性的适度张力
基于和合理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1.人与自身的统一
  • 2.人与社会的和谐
  • 3.人与自然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