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门的竞争引入了《资本论》中分析层次的一次重要转变。这一类竞争连同资本迁移的可能性,共同解释了经济中资本和劳动的分配,解释了由价值到价格的转变,后者变成了生产价格。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参见第五章第四节),是依据每个资本的大小——不论其最初大小如何——进行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
这种转化对马克思的著作很重要,而马克思又给出了看似反直觉的转化方式,这使转化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71575183经常有人主张转化揭示了马克思方法的根本缺陷,并证明了以马克思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在劫难逃。71575184这些主张受到了来自众多文献的广泛的(不囿于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这些文献主张:很容易就可以(用不同方式)矫正马克思转化程序中的问题,抑或马克思的方法是一致的,需要恰当地理解而非修正马克思的方法。71575185本章以这种观点为基础,但从不同角度切入。前面的分析通常主张转化源于预付资本的价值构成的不同。与之相比,众所周知的是,马克思把转化归结于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同。第六章对这些概念做了比较和对比,本章将勾勒出它们在转化上的意义。71575186
本文分为四节:第一节介绍剩余价值、利润和利润率等概念,并且探讨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在决定利润上的作用。第二节以预付资本有机构成上的区别为基础,对马克思的转化程序做出解释。第三节讨论所投入价值的转化,讨论(对马克思所分析的价值形式而言)这种转化的意义。第四节判定如此解读马克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