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转形问题B体系:模型与计算

作者:
荣兆梓 陈旸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24 MB
报告字数:
19237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第一卷):中国经验和数据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将解决转形问题的理论思路做A体系与B体系的区分,是由日本学者藤森(Fujimori,1985)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他对体系的基本公式、约束条件,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区分等多有模糊,因此对两个体系的评判与本文观点有很大出入。本文以下讨论就从这些理论分歧切入,最终通过对投入产出表实际数据的计算,来验证运用B体系解决转形问题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

价值生产价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形问题B体系

作者简介:

荣兆梓:1949年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导。曾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现任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经济学会副会长。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劳动平等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等著作多部,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次。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马经史学会理事、安徽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所有制理论、企业理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著和编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通论》《企业制度:平等与效率》《劳动平等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等。

陈旸:

文章目录
什么是转形问题
  • (一)商品价值向量公式
  • (二)生产价格向量公式
A体系与B体系的分野
  • (一)A体系
  • (二)B体系
·A体系的根本错误
B体系各分支的共同特征与主要差别
  • (一)B体系的共同特征
  • (二)B体系主要分支间的区别
运用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计算问题
  • (一)计算商品价值向量
  • (二)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计算剩余价值率,分别求解B-1与B-2
  • (三)生产劳动的界定问题
用B体系的理论模型对中国数据的计量
  • (一)投入产出表中部门的分类
  • (二)活劳动时间的估计和劳动价值量的计算
  • (三)按照B-1计算剩余价值率和生产价格
·比较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