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2021年中国黄河源区冰川冻土历史现状及发展报告

作者:
罗栋梁 郭万钦 金会军 盛煜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93 MB
报告字数:
19194字
所属图书: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气候暖湿化叠加人类活动增强,造成了黄河源区冰冻圈快速萎缩,进而造成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并可能加剧其碳源效应转变。冻土退化,冰川后退,已成为影响黄河源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报告对黄河流域冰川冻土的监测及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黄河流域冰川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预估了其在21世纪末的发展,以期为提升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固碳作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气候变暖水源涵养冰川冻土黄河源区

作者简介:

罗栋梁: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冻土环境与全球变化。

郭万钦: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冰川与全球变化。

金会军: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冻土环境和寒区工程、北极工程与环境研究。

盛煜: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冻土环境与全球变化。

文章目录
黄河流域冰川资源现状及变化
  • (一)黄河流域冰川的分布现状与面积变化特征
  • (二)1985~2013年黄河源阿尼玛卿山冰川的冰量变化
  • (三)阿尼玛卿山地区的跃动冰川及相关地质灾害
黄河源区近几十年来冻土变化及启示
  • (一)黄河流域冻土分布现状
  • (二)黄河源头区多年冻土对气候暖湿化的响应
  • (三)加强冻土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