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从康熙二十二年被清政府收复并接受行政管辖之后,其文教之设施和推展,是朱子儒学。经过历来治台之官儒和师儒的努力实行,以庙学、书院和家塾的教育方式,把朱子学为核心的儒家德教加以传播,而成为菁英和庶民共同的道德伦理之常规。经历清朝两百年的儒家政教之治理,台湾与中土相同,是清朝以朱子儒学为国家与文化方向的中国之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台湾发展的当代新儒家的儒学以及其对朱子学之新诠释,却只停留在部分菁英在学院中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而已,它并没有落实推展在台湾庶民社会中而形成台湾人民的既有传统且有新义的文化规范和伦理信念。将儒家的常道慧命之新义下注于台湾全体社会中,带领台湾迈向刚健优秀的社会和文化的大方向,是台湾儒家的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