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文化事业单位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基于山东博物馆优化管理模式的实践

作者:
杨秋雨 董宜彬 房芳 YangQiuyu DongYibin FangFang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57 MB
报告字数:
10442字
所属图书:
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8)No.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没有盈利创收压力,在社会效益的考核方面也没有硬性指标,依靠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很难激发其活力、使其保持长期持续高效发展。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运行效能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构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以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馆开展质量管理的关注焦点;将全员参与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开展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工作进行“全过程控制”来实现单位绩效;以持续改进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质量管理的永恒目标。

关键词:

管理模式公益事业单位ISO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

杨秋雨:杨秋雨,山东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服务。

董宜彬:董宜彬,山东博物馆助理馆员,行政管理硕士。

房芳:房芳,山东博物馆助理馆员。

YangQiuyu:

DongYibin:

FangFang:

文章目录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技术体系的必要性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着力点
  • (一)质量管理体系要与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
  • (二)全员参与,推动规范化服务型组织系统的建设
  • (三)严抓内审,改进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 (四)做好顾客反馈汇总分析,根据顾客反馈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