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2021年中国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报告

作者:
巩前文 高兴武 方然 田园 杨文杰 王尚宇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25 MB
报告字数:
14576字
所属图书: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较为薄弱,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健全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了党委领导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了立足产业、整旧如旧型,立足特色、修缮保护型,化零为整、异地重建型,治理脏乱、达标创建型,干净整洁、提档升级型等五种农村环境整治类型。建议在进一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体系;机制创新,探索形成政府带动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政策保障,提供灵活的农村土地要素供给和资金保障。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治理黄河流域

作者简介:

巩前文: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

高兴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方然: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田园: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杨文杰: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尚宇: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条件
  • (一)黄河流域水文地理条件差异显著,但特点鲜明
  • (二)社会经济条件整体较差,农村发展总体滞后
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举措及主要成效
  • (一)建立健全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
  • (二)形成了党委领导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格局
  • (三)创新形成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做法和经验
  • (四)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村庄清洁行动成效显著
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类型及重点方向
  • (一)立足产业,整旧如旧型
  • (二)立足特色,修缮保护型
  • (三)化零为整,异地重建型
  • (四)治理脏乱,达标创建型
  • (五)干净整洁,提档升级型
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 (一)党建引领,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 (二)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体系
  • (三)机制创新,探索形成政府带动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
  • (四)政策保障,提供灵活的农村土地要素供给和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