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2021年中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发展报告

作者:
陈志泊 许福 赵东 孙国栋 王春玲 王海燕 段瑞枫 张军国 闫磊 苏晓慧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32 MB
报告字数:
13610字
所属图书: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立足于“智慧黄河”“生态黄河”的建设需求,介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信息化的发展脉络和前沿技术趋势。从标准规范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分析概括了绿色智慧黄河的建设现状,指出了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即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标准化程度不够以及全流域治理缺乏统筹规划等。报告最后指出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绿色智慧黄河发展趋势,以及潜在的技术突破点与创新性应用。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生态保护黄河流域智慧黄河

作者简介:

陈志泊: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林业物联网及大数据处理。

许福: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遥感信息处理和智慧林业。

赵东: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林机械装备及智能化、无损检测。

孙国栋: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监测物联网与机器学习。

王春玲: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

王海燕: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与预测、林业信息服务。

段瑞枫: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智能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卫星通信。

张军国: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智能监测与信息处理。

闫磊: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林木装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

苏晓慧: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林业信息化与空间信息技术。

文章目录
·绿色智慧黄河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绿色智慧黄河建设现状
  • (一)标准规范建设
  •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三)应用平台建设
“十四五”期间绿色智慧黄河的发展趋势与建设建议
  • (一)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不足
  • (二)“十四五”期间绿色智慧黄河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