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贫困研究的基本理论
作者:
李雪萍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5180字
所属图书:
减贫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1.62-105
向德平
黄承伟
摘要:
本章阐释了贫困研究基本理论中存在的派别与学科之争,从侧面体现了贫困的复杂性以及贫困治理的困难性。福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核心点在于阐释国家、市场、社会在贫困治理中应当如何划清边界,并合力进行贫困治理。经济学关于能力与资本、社会学关于个体与结构、政治学关于利益差距与剥夺,可以被理解为分别阐述市场、社会、国家内部致贫机理与减贫机制。当前,贫困理论研究呈现多派别、多学科融合之势,其有助于阐释复杂致贫机理及其之间的联系,为贫困治理的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未来,如何继续推动不同派别以及不同学科在贫困研究中形成视角与理论融合,是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基本理论
自由主义
贫困研究
福利主义
贫困辨识
作者简介:
李雪萍:
相关报告
中国扶贫精细化的理论支持
贵州党建扶贫的理论综述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进展
基于致贫成因和脱贫机理的乡村振兴研究简要述评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逻辑整体性
柯亨的自我所有批判理论研究述评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当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比较
对“马克思”与“孔夫子”和平共处的再思考
《1+12:通向常识的道路》等书评5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福利主义的争论
自由主义的主张
福利主义及其困扰
第二节 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对贫困的辨识
经济学:资本与能力
社会学:个体与结构
政治学:利益与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