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一种理想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作者:
池玉玺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34 MB
报告字数:
10625字
所属图书: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一直是社会文化的热点话题,也受到教育界的持续关注。“读经”和课外“国学班”仍然受到一些人士的追捧,部编语文教材当中增加了文言和诗词的比重。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当中,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清晰定位,对文化和教育的理解片面、机械,导致在教学当中,强力灌输、枯燥说教、浮泛浅薄等做法普遍存在,缺乏思想和文化的深度,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人群与环境长期互动的成果,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要将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必须把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行教育,符合现代文明对人的基本要求,适合青少年的心智成长特点,更应当在教学中引入思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

池玉玺:北京璞英学堂国文总监。参编中华书局《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有《字课日日新》《汉字:中国人眼中的世界》等。

文章目录
·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认识
一种理想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 (一)学语之初,感受诗词韵律
  • (二)心智始开,熟悉传统故事
  • (三)进行科学的识字教育
  • (四)小学即可诵读文言
传统文化教学如何引入思辨
  • (一)如何为“正”
  • (二)如何为“反”
  • (三)如何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