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主静”到“体仁”——罗念庵体悟良知的工夫历程

作者:
王文琦
出版日期:
2021年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10759字
所属图书:
哲学与时代(第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罗念庵是阳明后学中最富有工夫特色的学者,其学阶段性地表现为早期径认见在良知、中期归摄于寂静、晚期彻悟仁体的特点。作为念庵学问最可操持的宗旨“主静”与“收摄保聚”,在其真切笃实的工夫实践中皆有特殊的内容和意义。念庵历次学问转向,都以“实有诸己”作为衡量标准,是其在对良知理论的拷问中自己亲身体证之,并随着自己践履工夫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其学方向的。特别是由其两次重要转向所依靠的动力及表现出的工夫进境的对比,足见念庵之作为体悟良知的力行者和对治“现成良知”流弊的独特工夫论意义。

关键词:

主静体仁工夫历程工夫意义

作者简介:

王文琦:王文琦,山西临汾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宋明理学方向,尤其对明清之际的心学与关学关注较多。

文章目录
·罗念庵学术思想的演变与分期
·由“径认见在良知”到“认同归寂”
·由“主静”到“体仁”
·罗念庵良知工夫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