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人生美好生活价值的构想与追求

作者:
刘进田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000.84 KB
报告字数:
12251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研究(2018年第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罗蒂把马克思哲学划入单纯公域哲学或制度哲学的做法并不完全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特质始终强调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始终是在社会批判和建设中来构思和追求人的美好生活的。青年马克思认为,美好生活是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的生活,同时这个真实的自我必须同职业、社会、人类紧密联系。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强调,美好生活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是人在“自由时间”中的创造性审美生活,是人完善自身、实现自身的生活。美好生活同美好社会相联系,作为自由人联合体及其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美好生活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

美好生活自由时间内心深处的声音人类能力的发展审美生活

作者简介:

刘进田:刘进田,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价值论。

文章目录
·美好生活是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的生活
·美好生活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美好生活是人在“自由时间”中的创造性审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