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讨
作者:
宗成峰
朱启臻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1912字
所属图书:
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7.257-269
叶敬忠
陈世栋
摘要:
首先,本文阐述了“互联网+党建”的内涵,指出“互联网+党建”即应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开展党组织建设工。其次,本文介绍了“枫桥经验”,提出其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互联网+”社会治理、网络社会治理和“互联网+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借鉴意义。再次,本文讲述了“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机制的引领意义,认为互联网技术将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带来重大变革,“互联网+党建”思维将引领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最后,本文从四个方面出发,总结了“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枫桥经验
互联网+党建
作者简介:
宗成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理论、政策和实践等。
朱启臻:
相关报告
“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讨
2019年浙江绍兴:创造性运用“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全覆盖
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实现乡村振兴
清远改革,以治理有效引领乡村振兴
2021新时代广东乡风文明建设报告
数字化时代的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对基层治理创新的影响
动员与演练: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演练
乡村治理的动态变化与调整机理——基于深圳市乡村治理变革的实践
烟台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
文章目录
·
“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机制的主要内涵
“枫桥经验”与“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机制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
(二)“枫桥经验”与“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机制
“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机制的引领意义
(一)可强化乡村治理主体,增强党建引领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可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整合乡村治理资源,提升村集体组织化水平
(四)有利于构建农村“多元共治”模式,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融合法治观念,提高农村治理水平
“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凝聚社会治理力量
(二)培养互联网思维,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三)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互联网应用能力
(四)加强乡村网络社会治理,推进“三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