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脱贫攻坚对基层治理创新的影响

作者:
刘培峰
出版日期:
2022年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08 MB
报告字数:
16862字
所属图书:
乡村振兴研究(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脱贫攻坚过程不仅是一个扶助贫困的过程,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的过程。脱贫攻坚带来了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技术和组织体系的变革,是基层社会的一次革命,是土地改革和联产承包之后农村基层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脱贫攻坚的民生目标导向、第三方评价机制、基层社会整合与再造、社会的力量参与实现了基层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的变革,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但脱贫攻坚的方式也可能带来行政权下移、运动式治理等问题,需要引起足够关注。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乡村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刘培峰:陕西横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宪法与行政法教研中心主任。1990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学本科,1996年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硕士毕业,2003 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学位。曾为基层法院法官、地方高校教师,2003~2006年在清华大学N G O 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 为人权理论、非政府组织立法与管理。主要研究成果有:《社团管理的许可与放任》(《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 )、《文化、权力网络中权利诉求的表达与实践》(《中国法学》2 0 0 5年 第5期 )、《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几个问题》 (《学海》20 05年第5期 )等,并有《结社自由及其限制》等论著出版。

文章目录
民生导向深化了治理理念
  • (一)聚焦基本民生需求
  • (二)聚焦持续发展
  • (三)聚焦创造再生
  • (四)以民生与发展为中心的治理
评价考核体系丰富了治理机制
  • (一)群众满意度带来约束向度的转变
  • (二)第三方评估带来衡量机制的转变
乡村秩序再造与治理能力的提升
  • (一)基层组织体系的重塑
  • (二)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 (三)治理人才的成长
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治理的格局
  • (一)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 (二)社会力量拓宽了治理视野
·余论 治理机制的常规化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