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界定

作者:
江畅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005.25 KB
报告字数:
12472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研究(2018年第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狭义上,中国传统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存在过或流行过的各种价值观中,那些得到中华民族普遍认同或普遍信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它是一种以中国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为现实基础,以“道”和“德”为观念前提,以“仁爱”为核心内容,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根本精神,以宗法制和礼制为基本保障,以“圣人”和“大同”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这些基本内涵体现了中国价值观的民族个性和特色。

关键词:

道德仁爱传统价值观宗法制礼制

作者简介:

江畅:湖北浠水人,1957年8月出生,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会长。已出版专著、译著32部,发表论文320余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2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和首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奖;2次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2019年版)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学科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名录。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西方哲学和文化问题研究,为我国西方价值理论和观念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其提出和阐述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发展研究,对中国价值观和价值文化做了较系统的阐释,其学术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

文章目录
·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复杂性
·传统价值观的外延
·传统价值观的内涵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