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集成创新: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本质

作者:
李炎 胡洪斌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08 MB
报告字数:
12241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5)
摘要:

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相辅相成。工业化带来的复制技术,为内容的复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传统工业化与文化生产的相互融合。以“数字化”与“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解构了复制技术与文化生产简单对应方式,实现了内容载体、传播、接受与再创新的全方位融合,打破了创造、内容复制、接受与消费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离状态,实现了文化生产、传播与接受、消费的时空统一,产生了新型的依托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文化服务平台。当下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实质是人类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科技与文化、经济集成的创新方式。理解现代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不能局限于现代科技的具体表征和新型文化业态的特点,需要从内容生产、内容载体、内容传播与内容消费的角度进行系统性动态审视。

关键词:

科技文化产业融合集成创新

作者简介:

李炎:法学博士、教授,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跨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主持或参与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思想战线》《探索与争鸣》《同济大学学报》《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胡洪斌:经济学博士、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文化经济学等。主持或参与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财贸经济》《经济问题探索》《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8部。

文章目录
·载体创新 内容与内容载体走向分离
·渠道创新 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走向统一
·平台创新 精确供给与有效需求实现对接
·集成创新环境下文化产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