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导言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795.3 KB
报告字数:
16263字
所属图书: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作为西方非主流的当红思想家,凭借《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横空出世。在这本书中,齐泽克有效地缝合了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阿尔都塞的质询思想和拉康的分裂主体观念,锐利地洞见了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对抗性理论”。齐泽克能够在西方思想界产生重要影响,是思想界的另类。他的思想充满着灵动和跳跃,这从他的著作中不难发现。一方面,他嫁接他人的话语,折射他的思想火花。如在《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中借用海德格尔解读康德的先验论思想,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嫁接弗洛伊德恋物癖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在《延迟的否定:康德、黑格尔与意识形态批判》中将“我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缝合,在《斜目而视:通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透过通俗文化解析拉康理论,等等。这一切话语都离不开拉康话语的缠绕。正是在拉康的语言情景中,融各派思想于一体,尽显思想的灵动性。另一方面,齐泽克关注社会对抗,但不专注某一问题,而是在看似不相关的问题之间跳跃导出惊人的真知灼见。如在《伊拉克:借来的壶》《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等文本中,他运用黑色电影、黄色笑话、各种政治事件和宗教等大众文化透视当前社会蕴含的哲学主题,从而呈现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国外研究情况
  • 国内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研究方法
  • 研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