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胡塞尔现象学的前提性批判与方法论建构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800.97 KB
报告字数:
21215字
所属图书:
意识的内在性与超越性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6.52-79
涂成林
摘要:
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集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地追求哲学成为一门严密科学的理想,追求哲学成为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理的哲学家,恐怕要数胡塞尔了。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胡塞尔现象学建构的心路历程
胡塞尔现象学本体论的内在性建构
胡塞尔论欧洲科学危机与返回“生活世界”
海德格尔论“此在”和“在世”的超越性
萨特对意识超越性的研究与本体意蕴
萨特“现象学本体论”的超越性建构
关于萨特现象学-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基调研究
从启蒙理性到生活世界的重建
生活世界、知识异化与现代哲学的致思路径
十一 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特点及其借鉴问题
文章目录
·
(一)批判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
·
(二)严密科学的哲学主张
(三)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
1.现象学还原方法的内容
2.现象学还原方法的结果与地位
3.现象学还原方法的得失分析和哲学启迪
(四)论主体际性与当代哲学的“交往”困境
1.胡塞尔现象学的唯我论困境
2.主体际性:“移情作用”(empathy)的主观派生物
3.从主体际性看当代哲学的交往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