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由易观礼——《周易》履卦大象辞诠释

作者:
蔡杰 翟奎凤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63 MB
报告字数:
17973字
所属图书:
国学论衡(第七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履卦大象辞“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历代的诠释总体上都与“礼”紧紧结合在一起。易学家解释礼的制定,是圣人通过对“上天下泽”之象的仿照,并且随着传统礼制的不断发展,其诠释也不断深入与丰富。而“定民志”一辞,到宋代则十分注重其背后的内涵,以此阐发礼的功用。可以看出,历代易学家对履卦大象辞的诠释,带着传统礼制社会中深刻的时代痕迹,特别是在明清之交,随着思想文化的活跃,知识分子普遍展开对礼制的反思,这些都映射到了履卦大象辞的诠释当中。但是总体而言,古代易学家对履卦大象辞的诠释都没有越出“礼”的范畴,并且自觉维护着“礼”的权威性与不可置疑性。“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通过“礼”对《易》的履卦大象辞进行诠释,也可以通过《易》的诠释观察各个时代的礼制特点。

关键词:

上天下泽民志

作者简介:

蔡杰:蔡杰,1992年生,男,福建龙海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学史研究。

翟奎凤:翟奎凤,1980年生,男,安徽利辛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易学、宋明理学研究。

文章目录
·从“履”到“礼”
·礼的制定:历代对“上天下泽”的不同诠释
·礼的功用:宋代对“定民志”的侧重
·明代对礼制的重新审定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