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桧风·素冠》毛序看儒墨“三年之丧”之辨

作者:
刘思懿 Liu,Siyi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46 MB
报告字数:
10873字
所属图书:
国学论衡(第九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毛诗序》对《素冠》的解说,讽刺了时人不行“三年之丧”,这实则是儒家礼的观念的体现。“三年之丧”是儒家礼的核心。儒家对“三年之丧”的理论建构,是其伦理观念建构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这个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落差。儒家认为这个落差是时人的道德修养不足所致,墨子则认为这是理论本身存在的矛盾所致。墨子顾及庶人生存境遇,弥合了理论和实践的割裂,建构出区别于儒家贵族立场的庶人立场道德理论。墨子主张物质生活的优先性,以此来提高庶人的道德水平,从而将贵族从庶人手中剥夺的权利争夺回来。

关键词:

儒家《诗经》三年之丧墨家

作者简介:

刘思懿:刘思懿,广东梅县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本科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Liu,Siyi:Bachelor

文章目录
·《毛序》的训诂考证和解诗
·儒家诠释“三年之丧”的理论合理性
·《素冠》的断代考证和与丧礼相关的社会背景
·墨家从实践性上反对“三年之丧”
·贵族立场和庶人立场的分歧
·“三年之丧”的实践性和庶人立场的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