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对《素冠》的解说,讽刺了时人不行“三年之丧”,这实则是儒家礼的观念的体现。“三年之丧”是儒家礼的核心。儒家对“三年之丧”的理论建构,是其伦理观念建构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这个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落差。儒家认为这个落差是时人的道德修养不足所致,墨子则认为这是理论本身存在的矛盾所致。墨子顾及庶人生存境遇,弥合了理论和实践的割裂,建构出区别于儒家贵族立场的庶人立场道德理论。墨子主张物质生活的优先性,以此来提高庶人的道德水平,从而将贵族从庶人手中剥夺的权利争夺回来。
儒家礼《诗经》三年之丧墨家
刘思懿:刘思懿,广东梅县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本科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Liu,Siyi:Bache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