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阳明学自然思想及其开展——从王阳明到刘宗周

作者:
陈畅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61 MB
报告字数:
14613字
所属图书:
国学论衡(第七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中晚明时期,阳明学派内部对良知教不同发展方向有着激烈的争论。其中有几个关键的思想现象:泰州学派“张皇见龙”及其引发的情识而肆现象,王畿等人引发的儒佛合流现象,阳明学派内部众多以慎独为宗旨的思想家,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言性命必究于经史”的转向。这些思想现象源于阳明学者对良知自然内涵的不同侧重及其运用。通过梳理阳明对于良知自然及其义理结构的论述,可以发现良知自然三义是宗旨林立的阳明学派共同的思想结构,此三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阳明学派不同的发展方向及其思想史效应。

关键词:

自然良知个体性哲学

作者简介:

陈畅:陈畅,1978年生,男,广东梅县人,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文章目录
·自然及其义理构架:阳明论良知自然
·个体性与公共性之辨:阳明后学的辩难困局与刘宗周的解决思路
·结语:阳明学自然思想(个体性哲学)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