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认识论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大小:
1.14 MB
报告字数:
32121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与超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黑格尔在反思英法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历史是经由自我否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但是同时,黑格尔无法超越德国资产阶级视域,将资本主义社会理解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终点,因此是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则立足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提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将思维范畴视为对现实关系的反映,在“具体总体”中再现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以思维的具体再现现实的具体,批判了黑格尔从社会意识形态出发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遮蔽;提出了“从后思索”法,通过对社会形式在其完成的,抑或发展了的形式的考察,揭示作为商品生产典型形式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批判资本主义永恒化的假象,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和阶段性。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的、古代的和东方的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30页。。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认识论完成了对黑格尔的资产阶级立场的扬弃,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超越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论证”的哲学,从而实现“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完成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建构。

关键词:

恩格斯马克思黑格尔历史哲学历史认识论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历史
  • 黑格尔的历史认识论
  • 黑格尔历史认识论的局限性
  • 社会历史本质的发现
第二节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 “两条道路”的联系
  • 范畴体系是现实发展过程的思维再现
  • “具体总体”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
  • 以“具体总体”超越“概念总体”
  •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质
  • 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