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现实依据

作者:
尹健
出版日期:
2024年6月
报告页数:
56页
报告大小:
801.76 KB
报告字数:
47680字
所属图书: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现实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作者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剧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通过空间转向来加强其有效性。文章首先阐述了空间转向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强调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恢复和重视空间概念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人的空间实践的现实需要出发,探讨了社会空间结构变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包括人的实践形态的社会空间化、人的空间生产实践的合理性及人的空间交往实践的合理性,说明了空间转向的必要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空间转向的可行性,提出人的思想发展是一个循序扩展的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密切相关。最后,作者指出,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空间转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回应社会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整体而言,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社会转型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诚信价值观教育

作者简介:

尹健: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江汉论坛》《浙江学刊》等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文章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获2022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高校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1项。

文章目录
人的空间生产实践的现实需要
  • (一)人的实践形态的社会空间化
  • (二)人的空间生产实践的合理性
  • (三)人的空间交往实践的合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必要性
  • (一)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求
  • (二)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空间话语阵地的必然要求
  • (三)思想政治教育回应社会问题寻求的空间转向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可行性
  • (一)人的思想发展是其内部空间循序扩展的社会过程
  • (二)过程性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特性的本体论根据
  •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多种空间的交互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