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社会转型的演变

作者:
王姝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083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社会”观与中国社会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观为中国提供了社会转型的理论依据,也成为中国分析社会转型问题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中国自身面临的实际任务出发,践行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观。

关键词:

社会转型马克思“社会”观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观

作者简介:

王姝: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专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近年来先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项目3项,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多项,在《学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观
  •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 “社会”的历史性
  •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肯定与批判
第二节 古代中国社会:“人对人的依赖性”
  • 传统群体本位的共同体
  • 传统政治权力的设计
  • “家—国—天下”的伦理纲常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轫:向“物的依赖性”过渡
  • 传统伦理精神的世俗转换
  • 个人概念的发展
  • 理性主义的滥觞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生成与治理的契机
  • 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建立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建设:对“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重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