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发展历程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1002.89 KB
报告字数:
21569字
所属图书: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76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趋势,从理论上回答了先前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是社会主义批评家都在黑暗中摸索无法回避的实践困惑。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变革,标志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该理论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有哪些呢?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历史进程与逻辑演进过程的理解。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历史条件剩余价值理论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确立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确立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 理论基础:科学劳动价值理论
  • 思想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 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历程
  • 理论准备:剩余价值理论的初步探索
  • 价值理论变革:初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体系
  • 创立较为完整、成熟的剩余价值理论体系
  • 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