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统

作者:
童建军 黎亦辰 贺希荣 吴之声
出版日期:
2025年1月
报告页数:
49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37953字
所属图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现代的学术概念,但其思想和实践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化的思想与实践传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智慧。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师既要尊重所有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又要根据学生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等的差异,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荀子在中华民族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与使用“教化”概念,强调以礼义道德之规范与价值理念来涵化人的自然情性、塑造人的道德品格,并通过人之成德来形构社会人伦与风俗秩序。陈白沙是明代理学转向心学过程中的重要哲学家。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得思想,认为“学贵自得”。他所讨论的“学”主要是以德性为基本内容的修身养性之“学”。陈白沙强调自我内求于心的为学功夫,并以“仁”为道德最高准则,强调实现德性圆满并回归日常实践,以及追求心道合一、自然之乐的最高境界,展现人心自由澄澈以及天人和谐共生。陈白沙的“自得”思想在当时带来了学术新风,开启了明代心学。不忘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重视教化的文化传统,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童建军: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指导教师、副院长。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中山大学哲学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近五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著作3部,论文发表在《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等重要刊物。

黎亦辰:

贺希荣:

吴之声: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 教育目标
  • 教育对象
  • 教育内容
  • 教育方法
  • 教育环境
第二节 荀子的教化思想
  • 荀子教化思想的内在逻辑
  • 荀子教化思想的当代境遇
  • 荀子教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三节 陈白沙的“自得”思想
  • “自得”的基本内涵
  • “自得”的重要方法
  • “自得”思想的德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