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劳动解放与马克思的伦理思想

作者:
张亲霞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52页
报告大小:
910.46 KB
报告字数:
46407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从异化到自由与解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突破劳动异化实现劳动解放,从而实现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劳动伦理的追求。以往的历史忽略了物质生活的历史,在对伦理的探讨中主要是主体的道德伦理、德性关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证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指出了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根本特征就是劳动,既通过劳动说明了从动物进化到人的机制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也说明了劳动在人的伦理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新道德的构建当然离不开劳动。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4页。新道德、新伦理的构建基础是劳动,只有实现劳动的解放才能构建新的伦理。劳动创造人本身、人的社会关系、劳动解放和新的社会伦理的构建,与新的道德建设密不可分。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亲霞:(1966- ),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导师,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委宣传部讲师团特聘专家,第十三届、十四届西安市政协委员。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孔子学会常务理事等。先后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劳动解放与理想生活及自由发展
  • 自由与理想生活世界的追求
  • 劳动解放与人的自由
  • 以劳动解放推动人的自由解放
第二节 劳动的解放与自然的回归
  • 摆脱工具化的命运
  • 恢复使用价值应有的地位
  • 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
第三节 劳动解放与社会正义
  • 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观点
  • 劳动解放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