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作者:
朱宗友
出版日期:
2013年9月
报告页数:
报告大小:
报告字数:
988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术语作为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的名称,始于19世纪20~30年代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空想共产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是在1842~1844年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者、科学共产主义者的。因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两个术语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才开始出现在他们的著述中。

关键词:

内涵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简介:

朱宗友:阜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近年来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全球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求实》《学术论坛》《中州学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各类项目10余项。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的界定
  • 1.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术语的用法
  • 2.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思考
  • 3.斯大林关于“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思想
  •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共产主义”的经典论述
  • 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以及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的思想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