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北京市发展公平贸易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调研报告

作者:
张英洪 王丽红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24 MB
报告字数:
7765字
所属图书:
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地位不断地弱化。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消灭贫穷、保护环境,20世纪中期欧洲发达国家发起了公平贸易运动,旨在通过建立一种基于对话、透明和尊重的贸易伙伴关系,追求国际贸易的更大公平性。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公平贸易逐步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帮助发展中国家弱势农民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和保护环境的市场化制度安排,成为对传统贸易的有效补充。公平贸易从最初的世界商店发展到通过公平贸易标识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公平贸易产品的销售渠道迅速扩大,公平贸易标签与有机等标签相比具有两方面优势:一是公平贸易不只关注产品的安全性,而且关注小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二是公平贸易标签背后有强大的公平贸易组织和相关基金会支持,为从事绿色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提供了特殊的国际贸易通道、最低保护价、金融信贷支持、免费培训等。公平贸易的再分配效率没有直接援助高,但公平贸易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弱势农户改善生活条件提供了一个持续的额外激励,并引导他们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2015年联合国将公平贸易确定为世界减贫的最佳途径之一。公平贸易为促进我国具备产业扶贫条件的贫困农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化和制度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英洪: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农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法学博士。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综合处处长,兼任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农村经济》执行主编,长期致力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著有农民权利研究系列作品《给农民以宪法关怀》《农民权利论》《农民、公民权与国家》《认真对待农民权利》,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研究系列作品《新市民——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新型城市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北京市法治城市化研究》,农民财产权利研究系列作品《北京市城市化中农民财产权利研究》《赋权富民》《善治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王丽红:

文章目录
·背景及缘起
主要做法
  • (一)传播公平贸易新理念
  • (二)发起建立了京合公平贸易联盟
  • (三)制定和推广公平贸易标准
  • (四)开展市场推广活动
  • (五)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
取得的成效
  • (一)创造了公平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机制
  • (二)拓展了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新途径
  • (三)开辟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新渠道
  • (四)培植了公平与民主的新理念
  • (五)提供了乡村善治的新支撑
  • (六)培育了“一懂二爱”的新人才
经验与启示
  • (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 (二)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 (三)必须坚持实践创新成果与政策理论成果互促互进
  • (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五)必须坚持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几点建议
  • (一)明确一个新主体
  • (二)形成一个新机制
  • (三)出台一个新政策
  • (四)拓展一个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