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现代性、中国问题和精神重建

作者:
王海滨
出版日期:
2025年3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621.14 KB
报告字数:
7561字
所属图书: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欲望的主宰与感性至上原则成为现代性问题的一个深层维度。在现代性问题域中审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困境及其重建之路等问题,既基于内在精神结构的欲求、情感、认知、评价、伦理、超验等维度概括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具体内容,也从优化制度结构、整合文化生态、优化精神结构、呈现内在精神的传承性整体性和能动性、倡导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探讨了重建当代中国人精神秩序的可行性路径。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想是前进的力量。为中国问题贡献思想的力量是中国学界的责任和使命。秉承问题导向的研究理路,并坚守居安思危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笔者尽力深入现代性问题的实质,并在现代性问题域中审视中国问题,尤其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和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等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现代性

作者简介:

王海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的精神世界重建。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等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专著五部。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三篇、论点摘编三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两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欲望主宰与感性至上原则
·第二节 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