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之交,伴随着人权、人类安全、人的尊严、人类生存条件等概念日益获得国际范围的普遍认可,人类共同事务的全球协作不断加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的国家主权原则已经遭受巨大冲击。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贸易、信息、观念的无国界(borderless)发展,“人权的国际保护”日渐成为国际法的主流理念与原则。然而,国际关系的实践所展现的,仍然是“实力政治”而非理想主义;新型的国际法秩序仍处于塑造阶段,远未能成形。保护的责任原则因回应国际社会应对大规模人道灾难的失败而诞生,但这项原则在实践中的运作,却受到太多政治力量的牵制,其价值理念、法律根据以及制度形态,都在现实政治里以极为扭曲的方式呈现。本书上一章已经论述了大国立场对于保护的责任发展的深远影响,本章拟从“实践”的角度入手,通过本书建立起的理论认识,重新理解和评价实践中的挑战,希望对保护的责任的制度发展方向及其限度提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