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保护的责任的实践考察

作者:
史晓曦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3407字
所属图书:
保护的责任: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际法规范演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21世纪之交,伴随着人权、人类安全、人的尊严、人类生存条件等概念日益获得国际范围的普遍认可,人类共同事务的全球协作不断加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的国家主权原则已经遭受巨大冲击。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贸易、信息、观念的无国界(borderless)发展,“人权的国际保护”日渐成为国际法的主流理念与原则。然而,国际关系的实践所展现的,仍然是“实力政治”而非理想主义;新型的国际法秩序仍处于塑造阶段,远未能成形。保护的责任原则因回应国际社会应对大规模人道灾难的失败而诞生,但这项原则在实践中的运作,却受到太多政治力量的牵制,其价值理念、法律根据以及制度形态,都在现实政治里以极为扭曲的方式呈现。本书上一章已经论述了大国立场对于保护的责任发展的深远影响,本章拟从“实践”的角度入手,通过本书建立起的理论认识,重新理解和评价实践中的挑战,希望对保护的责任的制度发展方向及其限度提出见解。

关键词:

政府实践考察保护的责任

作者简介:

史晓曦:史晓曦 山西晋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和外语学院,获法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国际法学专业法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国际法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法、国际关系。在《国际政治研究》《美国研究》《国际经济合作》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保护的责任实践中的诘难
  • 实践的建设性挑战
  • 应对利比亚危机的反思
  • 探讨达尔富尔事件
第二节 强化预防机制的必要性与思路
  • 从“及时果断反应”的缺陷说起
  • 作为预防机制基础的预防性外交
  • 强化预防机制的措施建议: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第三节 保护的责任的限度
  • 无法替代国家能力建设的作用
  • 无法克服集体决策机制的缺陷
  • 无法回应双重适用标准的批评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