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作者:
赵磊 肖斌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8158字
所属图书: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报告(2010~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金融业产生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职能资本裂变过程。由于金融业的运作方式迎合了资本主义价值增值的动机,金融业资本的发展未能沿着从属于产业资本的逻辑进行扩张,从而资本主义的经济积累越来越趋于金融化。

从根本上讲,驱动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值的悖论致使经济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渠道;另一方面,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必然选择。然而,金融化这种让消费者进行透支消费的经济模式,不仅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剩问题,而且潜伏着更大的危机。

关键词:

金融化生产关系社会分工价值增值透支消费

作者简介:

赵磊:

肖斌: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经济金融化原因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
社会分工需要的资本裂变与经济金融化
  • 1.金融业的产生 基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职能资本裂变过程
  • 2.金融化趋势 对马克思有关产业资本一个逻辑的发展
经济金融化根源的进一步解读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 1.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值悖论的必然途径
  • 2.金融化是缓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必然选择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