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资本图绘中的马克思与布迪厄
作者:
张楠楠
沈江平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05 MB
报告字数:
852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第三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426-435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本文论述马克思与布迪厄,前者丰富了资本概念的维度,后者拓展了资本概念的广度.二者之间的联系并非不深刻,但因为学界 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领域,对布迪厄理论的研究主要局限在社会学领域,所以较少对二者进行比较,更少就资本概念进行详细比较.我们通过回溯文本中马克思、布迪厄资本概念的生成、形式以及定义,一方面阐述二者资本概念的差异,另一方面试图回答为什么二者的资本理论都具有揭示历史演进的生命力,但相比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布迪厄的资本理论更具有局限性.
关键词:
资本
马克思
思维结构
资本本质
作者简介:
张楠楠:
沈江平:
相关报告
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
资本的历史进步作用(上)
资本的历史进步作用(下)
资本的历史负效应
资本与共产主义
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劳动、权力、资本三要素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外寻找启蒙的界限——阿多诺精神分析理论与《启蒙辩证法》
劳动过程视域下的异化劳动
反贫困与生命政治的批判——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文章目录
·
进路:资本概念的生成与历史哲学传统
·
延展:资本的形式与思维结构
·
定义:资本的本质及二者关系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