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在F.韦尔的赞助下,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成立。研究所是由一群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组成的研究团体,法兰克福学派就是对该研究所聚集的所有知识分子的总称。成立之初,研究所成员大多是犹太人,他们试图从哲学、文化、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维视角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当代社会和历史的分析。1930年,霍克海默任第二任所长,他开创了该学派久负盛名的“批判理论”,使法兰克福学派影响日盛。但因纳粹的崛起,研究所被迫于1933年迁往美国。1950年,研究所重新回到德国。迄今为止,法兰克福学派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弗罗姆等,第二代有哈贝马斯、斯密特等,第三代有霍耐特、弗雷泽、韦尔默、奥菲等。从总体上看,法兰克福学派的民族理论主要包括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反犹主义研究、霍耐特与弗雷泽关于“再分配—承认”理论之争和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