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主体研究

作者:
王哲 赵锦辉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901.25 KB
报告字数:
12657字
所属图书: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20年第3卷第3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性的战略性作用,而这恰恰与创新密不可分。本文回顾了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创新的经典理论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辩证关系的相关理论,并基于文献分析得出中国需要两种创新模式,即国有企业要勇于攻坚那些从0到1的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而民营企业更适合于以市场和利润为导向从1到100的应用型创新。因此,本文认为,中国政府需要立足于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调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而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上,中国的国有企业更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最后,文章在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特性和两种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从研发投入强度、研究环境、风险投资机制和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思考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攻坚创新体系,以真正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创新主体国有企业关键核心技术

作者简介:

王哲:王哲,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赵锦辉:赵锦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 (一)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
  • (二)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创新理论
  • (一)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创新的机制
  • (三)结语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关键核心技术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一)核心技术的特点
  • (二)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创新面临的问题
结论和解决措施
  • (一)两种创新模式
  • (二)构建充满活力的攻坚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