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综述报告

作者:
劳秀汶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5090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的保护日益重视,其研究呈上升趋势。通过梳理近十多年来国内非遗数字化研究的文献发现,一方面案例研究所占比重大,可分为区域非遗及门类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其中,关于中西部地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研究较多;另一方面,在理论探索方面,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框架基本建立,且技术研究成果颇丰。整体而言,目前国内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有待加强:重应用而轻理论,重技术介入而轻问题反思,跨学科合作的研究不足。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跨学科合作

作者简介:

劳秀汶: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艺术史与文化传承)。

文章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及其研究: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案例研究:重应用研究,轻理论探讨
  • (一)中观视角:区域非遗的数字化研究
  • (二)微观视角:门类非遗的数字化研究
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探索:重技术介入,轻问题反思
  • (一)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与方法
  • (二)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技术体系
·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