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荆州大遗址楚文化数字化保护及传播技术集成示范

作者:
傅才武 王少华 陈波 辛后林 FuCaiwu WangShaohua ChenBo XinHoulin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2.2 MB
报告字数:
943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8)No.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针对楚文化保护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楚文化核心价值研究提出楚文化符号系统框架,并进而提出楚文化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并验证多技术集成的楚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传播技术方法体系,其相应成果为数字时代我国区域特色文化及其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技术方法参考和支撑,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相关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楚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

作者简介:

傅才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化馆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授予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1989~2004年先后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物局从事研究。2004~2008年先后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战略研究所所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近五年主持和协助主持(执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和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的公共文化政策调研课题30多项,在《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要著作有《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艺术教育管理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文化市场演进与文化产业发展》、《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副主编、执笔)、《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报告》(执行主编、执笔)、《中国艺术节的模式与经验(第一届至第七届)》(第二主编)、《中国艺术节的模式与案例:第八届艺术节》(第二主编)等。

王少华:

陈波:陈波(1978~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理论、公共文化政策研究。

辛后林:

FuCaiwu:

WangShaohua:

ChenBo:

XinHoulin:

文章目录
楚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研究
  • (一)楚文化符号系统研究
  • (二)楚文化结构系统研究
  • (三)楚文化价值系统研究
楚文化数字化保护及其技术方法研究
  • (一)楚文化资源元数据标准研究
  • (二)楚文化遗址遗存数字化采集技术研究
  • (三)楚文化数字资源库设计研究
  • (四)楚文化数字化保护软件平台研究
楚文化数字化传播及其技术方法研究
  • (一)楚文化可视化传播与价值拓展研究
  • (二)楚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技术方法研究
  • (三)楚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软件平台
主要创新
  • (一)技术集成创新
  • (二)模式集成创新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