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可持续教育扶贫的政策与实践
作者:
单丽卿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18617字
所属图书:
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54-74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孙兆霞
王春光
摘要:
在贵州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始终强调“扶贫先扶智”的发展理念,将教育扶贫作为大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教育发展起点低、任务重、资源相对短缺的困境,贵州走出了一条“穷省办大教育”的发展之路。贵州的教育扶贫实践并不限于各级教育本身的发展,还注重发挥教育的减贫功能,强调教育助力大扶贫战略的推进,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等诸领域的协同发展。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减贫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这些表述都反映了教育扶贫在宏观扶贫战略中的核心位置,它具有先导性的作用,教育扶贫的效果将决定脱贫攻坚战役的成败。
关键词:
可持续
脱贫攻坚
教育扶贫
作者简介:
单丽卿:
相关报告
贫困治理的国别比较
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易县脱贫攻坚综合案例
新河印象——新河县调研小记
2020年教育扶贫的“凉山”探索与实践成效
可持续农业产业脱贫
扶贫攻坚要注意细节和可持续性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研究
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陕西教育精准扶贫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贵州教育扶贫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
(二)教育结构失衡,农村教育过度“城镇化”
(三)农村优质教育供给不足,教育的隐性负担过重
可持续教育扶贫的政策举措与成效
(一)启动“四项突破”工程,推动各阶段教育的协同发展
(二)注重质的发展,进行硬件、师资、保障条件等全面提升
(三)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拓展贫困子女教育机会
(四)强化职业和技能培训,助力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提升
(五)创新“校农结合”模式,直接带动贫困群体增收
可持续教育扶贫的贵州经验
(一)明确目标导向,充分动员各级政府力量
(二)把握政策契机,用足用好各项中央政策
(三)创新扶贫机制,推动教育社会协同发展
政策讨论与建议
(一)教育扶贫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困境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