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科技融合——2014年文化科技创新总报告

作者:
李凤亮 胡鹏林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1.42 MB
报告字数:
18126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5)
摘要:

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促使新兴产业革命的爆发。2014年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科技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影、动漫、游戏、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文化科技产业,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实现了新的跨越。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文化科技产业应该发展三种模式:一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探索文化信息传播新模式;二是以“文化+”为核心,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新模式;三是以“科技+”为驱动,探索文化科技创新新模式。

关键词: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路径跨界融合互联网+

作者简介:

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兼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深圳市鹏城杰出人才奖获得者。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文明发展,独立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重大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0项,出版各类著作3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牵头完成政府和企业文化(园区)发展规划数十项。

胡鹏林:武汉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先后在湖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校任教。现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特聘研究员。出版《中国艺术美学》等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参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及各区委托的文化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文化产业、艺术理论与艺术产业、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新业态等研究。

文章目录
2014年文化科技融合概览
  • (一)文化企业主动融入“互联网+”,推动文化与科技实现深度融合
  • (二)各级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文化科技相关产业的规范与发展
  • (三)社会组织配合文化科技融合战略,推动政产学研的跨界交流与合作
2014年文化科技产业的现状分析
  • (一)电影
  • (二)动漫
  • (三)游戏
  • (四)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
  • (五)数字出版
“互联网+”时代文化科技融合的未来发展路径
  • (一)以“互联网+”为平台,探索文化信息传播新模式
  • (二)以“文化+”为核心,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新模式
  • (三)以“科技+”为驱动,探索文化科技创新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