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持续出现的“国学热”“国博热”“故宫热”“汉风热”“非遗热”等,社会大众对文化创意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形式要求更丰富,内容要求更多元,质量要求更高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资源活起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新的历史使命。重庆市文化文物单位依托独特的地方历史人文资源,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文以重庆市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为例,进行现状剖析,发现存在问题,从社会效益、资金、队伍、政策保障、群众需求、市场规律等方面提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文化产业重庆市创意产品文物
牟元义:文博副研究馆员、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展陈设计师、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实验基地特约研究员。现任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书记、馆长。曾承担多项公共文化服务课题研究。
田城:重庆市武隆区文管所所长,长期从事基层文化文物管理工作,主持新建武隆区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开展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并全面完成采集录入任务。研究方向主要为基层博物馆管理和免费开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