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差异性社会共识的理论现实及困境分析

作者:
王志红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大小:
858.08 KB
报告字数:
25085字
所属图书:
差异性社会共识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人类在物质的、有形或形而下的方面越来越接近,越来越趋同;而在精神的、文化的、形而上的方面却越来越分离,越来越有一种求异的倾向。一个没有共识的社会,会在价值分化、思想纷争、政治混乱、道德失范中走向分裂。在价值多元、价值差异和价值冲突中,寻求统一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人类既追求价值的差异、多元和个性,也追求价值的一致和统一;价值的多元和统一永远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既不能用价值的统一去消融价值的多元,也不能用价值的多元去对抗价值的统一,而是应该找到价值多元和统一的最佳结合界面。
关键词:

社会共识差异性整合功能

作者简介:

王志红:女,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1995年获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政治伦理学。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哲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撰写著作9部。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社科类优秀论文二等奖和参编著作一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差异性社会共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差异性原理
  • 共识的基本概念及差异性社会共识的内涵
  • 马克思主义的差异性原理
  • 差异性共识的内涵及其方法论原则
第二节 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下的差异性社会共识
  • “差异性社会”概念的提出
  • 差异性共识的正义原则
  • 当前中国差异性共识的“二元体质”与“伦理-道德悖论”
第三节 差异性社会共识的困境分析
  • 导致共识困境的“极性思维”
  • 西方关于共识困境的三大理论分歧
  • 共识困境的现代性解释
第四节 差异性共识的社会整合功能与实现方式
  • 差异性共识的社会整合功能
  • 差异性社会共识的实现方式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聚差异性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