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西方寻求差异性价值共识的哲学方法论

作者:
王志红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848.58 KB
报告字数:
22775字
所属图书:
差异性社会共识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同一与分化是价值共识所内含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矛盾的表现。社会共识的“一元价值论”与“多元价值论”都体现着不同时代特征和社会基础。“一元价值论”是基于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高度同质与未分化性而形成的社会共识的价值原则。在形而上整体思维下,“一元价值论”为一元社会共识提供了理论基础。一元社会共识在理论和哲学方法论上,表现为追求本质主义的至上性完备学说体系;在政治上,表现为传统社会专制主义的统治政治体系,或近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灌输性的国家认同;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中心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普世价值理念。“多元价值论”是基于多元思维和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阶层分化、价值多元而形成的,是一种寻求多元社会价值共识的方法论核心价值原则。
关键词:

差异性价值共识哲学方法论

作者简介:

王志红:女,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1995年获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政治伦理学。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哲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撰写著作9部。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社科类优秀论文二等奖和参编著作一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传统社会共识的一元价值论
  • 传统社会一元论共识的价值原则
  • 传统社会一元论共识的认同机制
  • 一元共识与传统社会支配关系的合法性
第二节 近代启蒙理性主义的知识论共识原则
  •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经验论共识原则
  •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唯理论共识原则
第三节 从一元向多元价值论的哲学方法论转向
  • 尼采的价值虚无与非理性主义价值发现
  • 多元价值论及其二元“极性思维”
  • 解释学方法论的差异性共识